世界日報:中國兆元投資須防通脹隱憂
http://news.sina.com 2008年11月30日 20:32 鳳凰衛視
中新網12月1日電 美國《世界日報》11月30日發表社論《中國兆元投資須防大隱憂》指出,中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,往年這個會議的核心內容,即宏觀調控的方針政策,無論是財政政策的積極和貨幣政策的寬松,還是擴大內需的根本任務,均已提前釋放。“兆元投資”的相關問題,則成為會內會外的中心內容。
社論摘錄如下:
雖在環球危機之下,外界看好中國,中國也傳出衝擊有限之說。但在事實上,中國的經濟形勢,可能會比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時嚴峻。除了出口增速持續下滑,前10月的經濟數據顯示,消費和投資增長也在放緩,拉動經濟的“三駕馬車”乏力,外商投資今年以來首度負增長,主要工業產品創歷史最大跌幅,還伴隨著股市下沉、樓市滑坡。
在這種情勢下,中央領導層定下擴大內需、保經濟增長的方針。具體來說是出台10項措施,由之導出“投資新政”,亦即4兆元人民幣投資的刺激經濟計劃。但過去10余天中,地方政府展開了投資計劃大競賽,目前已蔓延出地方逾10兆元人民幣的投資計劃。
擴大投資的政策取向,當然沒有錯,最直白的解釋,就是政府推出投資計劃,由中央帶動地方,由政府帶動民間,當投資大幅成長,經濟由冷變熱,走向穩定成長,民眾就業得保証,收入有增加,才會消費,經濟不僅可抵御外部衝擊,還有利走向良性循環。但這一投資計劃,掀起的熱情比預期更高。據說中國國務院出台4兆元人民幣的投資計劃,本意是中央財政方面,真金白銀地拿出1兆元人民幣,再加上地方和社會的投資,而4兆元投資計劃,也是分兩年展開,以之鼓勵地方和社會的投資熱情。但地方如此爭先恐後,全國的投資計劃不斷放大,就不再是喜出望外,而是喜中有憂了。
兆元大投資,至少帶來三大憂慮。先看經濟層面,令人疑慮的首先是一“賬”一“脹”。那“賬”字,就是投資錢從何來的賬。中央財政還有點錢,但已在減收中,大投資不排除增發國債,增加赤字預算。地方政府方面,錢包早已吃緊,除中央放寬放地方債一路,其天然的衝動,就是增收稅費,擴賣土地,猛拉外資。至於民間企業,現在可能獻身的偏少,觀望的居多。賬,還得好好算。
至於“脹”,是經濟走勢,本由高增長低通脹,轉向高通脹低增長。在保增長、大投資之下,進入通貨緊縮的擔心可消除,但會否在來年造出新一輪通脹,這種通脹又好不好防治,已有問號。另一大隱憂,是大投資計劃項目。中央方面希望以基礎設施建設,以民生發展,來有效刺激經濟。但到了地方,會有地方的算盤。
其它大陸時事相關新聞
- 成都:高校雙選會畢業生“零薪酬”求職現象升溫 鳳凰衛視
- 專家稱:人口流動頻繁成染艾因素 建議監測性病 鳳凰衛視
- 星島日報:中美宜趁衰退調整能源政策 鳳凰衛視
- 香港文匯報:打擊海盜考驗中國外交智慧 鳳凰衛視
- 聯合早報:吸取印度“九一一”的慘痛教訓 鳳凰衛視